关于人才发展规划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5:59:34 人气:1468 来源:
关于人才发展规划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南京苏迪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李植杨,南京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而完成上述转变需要两大体系作为保障,一是人才发展规划;二是人才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才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讨人才信用体系的架构模式和发展趋势,对于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对人才的信用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惩戒,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性竞争、合理流动是本文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 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
1引言
党的十八大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诚信江苏建设,省政府发布了《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进新时期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信用体系建设、以及《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文件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是道德的基石,人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架构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适应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加入WTO以后,伴随经济的融合,中国的人才市场与世界人才市场逐步全面接轨,中国已经全面参与到人才开发、人才流动的争夺战中,谁能更有力地吸引人才,谁就将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当前阶段,由于与市场经济要素的直接相关性,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较快,虽然仍未形成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但已经在实践中运用,其它诸如税收、工商、社保、信贷、招投标等诸多公共领域都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与之对比,人才信用体系尚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人们多从道德范畴的视角来看待它,没有认识到它在经济范畴内的重要意义。“人才信用”早已不再是抽象、无形、难以认知的个人品行,而是身边具体、有形、积极的市场经济要素之一。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框架,并通过有效的硬件和软件,如完善的国家法律、行业规范、正规的征信体系、独立专业的征信评估机构及其产品、适度的失信惩罚等等,来体现人才信用的成本、收益和风险,这需要专门进行研究,并具有重要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 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作为具有专门技能或者专门知识的人,是人力资源中素质和能力均较高的劳动者,他们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能量。
在科学技术发展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终归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凸显。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资源,拥有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国际以及地区竞争中占有优势,赢得主动。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建设一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求。
(2) 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人在社会生存和经济活动中天然具备的一种性质,信用既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个经济指标。在道德上说,信用是人与人交往中是否诚实守信的评价标准,是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他人信任的评判尺度。
借鉴西方国家人才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现代化的人才信用体系应是在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托现有的人事档案,归集公共信息记录,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信用体系。
逐步使之成为人才流动、择业、晋升、职称评定和经济领域活动的重要依据;最终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现代人才信用体系。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首先,建立良好的人才信用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高速流动,在效率优先的环境下,用人单位急需快速准确地对人才进行评估录用,人才亦需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资信情况,没有人才信用环境的整体性支持,实际操作将会困难重重。入世后外企依靠自身优势加快同中国企业拼抢优秀人才,人才的信用问题凸现,这些问题依靠用人单位个体的能力很难解决,需要一个统一的社会整体的制衡机制来支撑。
其次,良好的人才信用环境可以有效规避信息失真,降低劳资双方的交易成本。如果大量缺乏信用验证的人才信息充斥人才市场,良莠难分,优秀人才将难以脱颖而出,得到发挥其才能的职位的机会大大减少,意味着更长的求职时间和更大的求职成本。雇佣方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考察鉴定新进人员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而这些事情本应该在招聘过程中就可以做好的,这样雇佣双方交易成本同时增加,造成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可利用率降低。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人才信用的鉴定平台来减轻雇佣双方的压力。
而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关于人才信用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建设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这些专业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需要社会各界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就如何建立完整而科学的征信标准,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信用数据库,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探讨。具体到某个城市,人才信用体系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依据逻辑关系,首先阐述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介绍当前人才建设及人才信用的背景和形势,为全文分析作必要铺垫。然后剖析当下人才建设及人才信用体系约束条件,和现阶段人才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1.5 研究方法
总的来看,本文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立足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运用实证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采用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立足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运用实证研究,以期能够提出具备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措施办法。
2 人才发展规划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江苏省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加强涉审中介机构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将信用治理理念嵌入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城市落户、住房租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领域,并且充分照顾到移动互联网技术趋势和现代消费习惯方面的需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同网络。
2.1 人才建设及信用体系的现状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我国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要求,我国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建立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而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市场诚信体系是其根本的保障。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人才的缺失可以通过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交流,人才的引进,时间与经验的积累来增加人才的厚度。然而,当前各行业对人才管理的乱象却极大地打击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据格力公司统计2014年共有600多名技术人员流失,其中大部分并非是正常的人才流动,而是被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以高薪的方式挖走,格力的人才培养速度已经赶不上人才的流失速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格力的创新能力。
人才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我们并不反对人才流动,只有人才的不断流动才能使中国的企业走向高端。我们反对的是不正常的人才流动,毫无道德底线的人才抢掠。人才流动不但要尊重人才发展与市场规律,而且要加强合理引导和适度干预,所以应该尽快建立行业内部的人才诚信体系,将行业人才的各种信息,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的输出都纳入到行业的统一监管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让人才看到发展的方向,杜绝同行之间人才的恶性竞争,真正地形成人才有序的正常流动。让人才为企业所用、为国家所用,逐步形成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2.2人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诚信问题
近年来企业信用日渐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到企业聘用人才,社会各界对人才信用的关注也开始升温。有调查显示,企业在招聘时遭遇求职者不诚信现象并非个案,诸如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编造求职简历等问题层出不穷。企业普遍认为,由自身人事部门鉴别求职者诚信状况比较困难,有超过80%被调查企业明确表示需要人才信用评价服务。
人才信用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供判断和操作的有效工具,人才招聘成本以及人才诚信风险日益加大,包括夸大个人技能和经验、面试失约、杜撰工作经历及项目经历、泄露企业商业机密、为谋私利恶意造成损失等职场失信行为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现在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积累自己的业绩、诚信等。
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较慢。总的来看,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不完善,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全社会尚未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3 加快人才发展规划及人才信用体系建设人举措
人才发展规划是人才发展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一大批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无论是对一个行业,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贯穿于各行各业发展的始终。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分析人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住重点,讲求实效,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水平。全面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使命,以建立健全个人诚信记录和推广职场信用应用为手段,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用人单位与职业人员架构一座诚信的桥梁,促进经济发展。
3.1 坚持由政府主导推动
在人才信用体系构建初期,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进行规划设计和职能分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效降低初建成本,并立竿见影地构建起人才信用体系的雏形。建立日常化的人才信息公示平台,用人单位可以查阅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的聘期、流动情况,由公众监督。不仅能够解决诚信信息的不对称,且可以帮助人才不断的积累和进步,为优秀人才背书站台,使失信者受到惩戒,打造良性循环的健康职场环境。
3.2 加强人才信用中介管理
充分发挥人才信用中介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鼓励和调动人才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人才诚信体系建设的合力。由于现在人才流动性很大,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积累自己的业绩、诚信等。可从学历信用取证、职业诚信、信用信誉、个人能力测评方面建立人才信用档案,创新人才信用信息应用,降低企业的选人、用人成本,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3 构建人才信用评价机制
健全人才认定、评价机制、服务等标准及规范,组织开展与之相关的人才研究、学术交流、课题研究、人才培训及咨询服务等。以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目标,建立公正的人才诚信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人才诚信课题研究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调研工作。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的自然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重点职业人群的信用记录,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诚信档案,构建多元、健康的人才诚信体系。利用人才信用大数据的手段整合和共享人才的信用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综合评价。
3.4 构建人才信用失信惩戒机制
人才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和社会性的工作,要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注重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树立诚信典型,建立信用修复途径,将诚信教育贯穿创就业全过程,不断深化个人诚信意识。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分别实现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处理和应用。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突破口,推动职业人群的个人诚信建设及个人信用信息应用。逐步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良好社会氛围。
3.5 构建人才信用宣传教育机制
鼓励专家学者开展信用领域的课题研究,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相关培训机构要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组织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信用知识讲座和专业岗位培训,促进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校企共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学历结构,对企业领导人加强培训,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成人教育或现代远程教育,创建“学习型单位”,对重要岗位开设相应的干部、企管、行业及企业内训。
结论:长期以来,社会诚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人才信用管理的缺失,人才信用最终还是为人服务。众所周知,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是人,职业人群体在整个社会的构成比例中举足轻重。信用是无形的财富,信用可以成就未来,信用可以创造价值。事实上,信用创造的价值不亚于知识、技能所创造的价值。尤其在人才发展过程中,信用更为可贵,完善的信用机制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才正常的职业行为和利益。为用人单位和职业人之间架起一座诚信的桥梁,能有效地约束了职业人和用人单位职场交往中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可较大范的围快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敬业的职场风气,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