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生态圈的八个关键环节
发布时间:2022-06-08 07:30:06 人气:1004 来源:
信用生态圈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和加强系统集成的创新产物,是对标国际、结合国情、把握大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放大改革综合效应,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主要抓手。
“圈”又称环,有首尾相连、循环不断的意思。信用生态圈之所以称“圈”,就是因为有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键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对于信用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地方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都会定义一些环节。
比如,在营造社会信用环境时,通常会有“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提法;在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时,也会有“征信、评信、用信”的说法。曾经有学者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为“守信、征信、立信、用信、管信”五环节(朱培立,系湖南工程学院退休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也有地方提出过“征信、用信、守信、考信”四环节(扬州市政府)或“立信、守信、用信”三环节(睢宁县政府),等等不一而足。
从因时因地制宜的角度讲,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起步阶段,无论定义多少环节,只要对信用工作有利都是好的。很多地方的工作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如果立足长远,就需要从诸多实践中寻找一般规律,并将其细化和固化。那么,信用生态圈究竟由哪些关键环节组成?在前文《关于信用生态圈》及《信用城市之构想》的基础上,悠然认为信用生态圈主要由八个关键环节组成。
环节一
立信。即树立信用。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徙木立信”的典故: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立信是需要方法的。战国时商鞅立信的方法是通过颁布一则搬运树木的法令以建立威信。随着时代进步,尤其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诚信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实现与德治和法治的有效结合,立信的方法相对丰富,可以概括为四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信用立法等社会信用制度,三是公约、章程、合同等契约,四是公序良俗。
环节二
知信。即知晓信用。
重点是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广播宣传、网络媒体、统计调查等渠道和方式,让社会广泛知晓诚信知识和治理理念。通过组织发动和学习,实现诚信知识和治理理念入脑入心入行。方法是加强诚信教育、培训和宣传:一是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强化大中小学生诚信教育,鼓励设置专门课程和必修学分,增设信用专业本硕博学位等;二是培养信用专业从业人员,鼓励建立首席信用官等系列专职岗位培训体系,支持社会组织、国有和民营企业设置专门岗位,推动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三是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推动“诚信建设万里行”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诚信公益宣传。
环节三
守信。即遵守信用。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其大致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行驶不能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行驶不能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遵守规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立信、知信两个环节接续形成基础,紧跟的守信环节是目的。守信环节就是要在立信、知信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达到让每一个社会主体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各项社会制度,严格履约践诺和遵守公序良俗的目的,让信用生态圈动态进化和自我净化的功能自动实现,从而对存在的互不信任的经济社会关系进行修复和再造,强化各类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环节四
记信。即记录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信用数据,而信用数据由每一条信用记录组成。记录信用就是要让每一个社会主体的信用行为都留下痕迹。规范政府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约束市场行为,让契约得到法律保护;自律社会行为,让公德成为行为底线。如果按照信息类别划分,信用记录可以分为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和社会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包括公权力部门履职和相对人办理事务的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包括交易各方履约践诺的信息,社会信用信息涵盖民事主体遵守公序良俗的信息。记信环节的重点在于建立覆盖经济社会各方面、记录各类主体经济社会行为的信用基础设施,难点在于明确记录责任和防范可能会出现的“大一统”、“大而全”的倾向。
环节五
征信。即征集信用。
出自《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征信指的是环节,而不是征信业务。征信环节包括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以及社会信用信息的收集等。归集公共信用信息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公权力部门履职和相对人办理事务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数据开放;采集市场信用信息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依托信用服务企业实现交易、履约数据的交换共享;收集社会信用信息需要发挥社会共同监督的作用,通过NGO组织、公共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和公共媒体,实现破坏社会公德行为信息的共享。征信环节的难点在于信用记录共享的合法合规性,共享的责任和范围,以及避免可能出现过于强调政府作用,忽略市场作用,过于追求信用数据的数量,而忽视最少够用的原则。
环节六
评信。即评估信用。
评估信用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加快社会分工、促进社会发展、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提升社会管理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社会分工、责任分担的角度上讲,评信环节必须也只能由第三方信用服务企业负责,既包括传统的企业债权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信用评级机构,也包括新兴的信用评估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信用科技型企业。其基本运作模式是在信用数据的基础上,按照特定需求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对评估对象进行分类分级。需要提醒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信用评估对象将不在限于法人和自然人,将会逐步向产品、食品、药品、物品等拓展。
环节七
增信。即增加信用。
随着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拓展,行为人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信用。一旦评信环节出现问题,发生信用评估结果不理想的状况,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提升自身信用。正因如此,紧接评信环节之后的就是增信环节,信用服务市场也应此需求催生了信用服务行业的一大业态,专门负责为信用评估较低的行为人提供增加信用的服务,具体业务可以细分为异议处理、信用修复、信用保险、信用保理、信用担保、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控制、咨询服务等。除异议处理应由信用记录提供单位负责处理外,信用修复等其他信用服务企业都属于专业服务业。可以预见,增信服务将会成为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的下一个热点,当然也伴随了一些潜在风险,需要强化监管职责。
环节八
用信。即应用信用。
用信是信用生态圈得以存续发展的命门,是实现诚信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自我循环的动力来源。用信环节需要政府、市场、行业、社会协同发力,既要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动作用,更要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在日常监管、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项目扶持、资金支持、表彰评优、公务员招录用等业务中,政府应当积极建章立制做好信用应用的制度性安排,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不断增加信用监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在消费服务、就业招聘、借贷租赁、生产经营、投融资、行业自律等方面,应当积极发挥市场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将信用惠民便企作为主要的应用方向,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助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就信用生态圈的八个关键环节而言,立信、用信两个环节最为特殊,它们既是起点,同时也是终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守信环节是核心,其他五环节知信、记信、征信、评信、增信是手段,都是为实现守信这一目的提供服务。